昆明学院关于提名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(技术发明奖)奖励的公示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23 点击数:

  为做好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,确保科技奖励的公正性,完善科技奖励的社会监督工作,根据《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》等相关要求,现将我校关于提名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非涉密项目(人)予以公示:

一、项目名称:高烈度高原地区复杂减隔震工程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

二、提名者及拟提名等级

提名者:昆明学院

提名等级:云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

三、项目简介

地震灾害对建筑安全和城市韧性构成严峻挑战,传统抗震设计依赖材料强度提升的粗放方式,在资源效率与功能布局上存在局限,且难以满足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》提出的功能可恢复新要求。当前消能减震与隔震技术面临多重瓶颈:阻尼器减震效率受结构动力特性等多因素复杂耦合影响,设计依赖经验导致效能偏差或资源浪费;防屈曲支撑(BRB)震后损伤评估及更换标准缺失;普通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弱,制约高层及高烈度区应用;山地掉层隔震结构抗倾覆机理复杂,传统设计方法保守;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参数计算精度不足,滞后于工程需求。本研究通过突破上述技术瓶颈,可显著提升建筑抗震性能与经济性,推动减隔震技术从 保障生命安全维护功能延续升级,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与城市韧性提升,为重要建筑震后功能保障、产业链协同创新及抗震规范完善提供关键支撑,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与社会安全效益。

项目针对减隔震技术工程应用难题,开展多维度攻关:揭示中间柱式消能减震结构参数对减震效率的耦合影响规律,建立了安全经济双目标协同优化机制;研发BRB震后损伤定量评估方法与差异化更换标准;设计了新型高抗拉橡胶隔震支座,突破了山地掉层隔震结构抗倾覆评估瓶颈;改进了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,提出了更高计算精度的修正计算公式,形成了适用于高烈度区、复杂地形及高层建筑的减隔震技术体系。

围绕本项目的相关研究,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、地厅级项目4项,成果表征为54篇科技论文(19篇被SCI/EI检索)、31项知识产权(11项发明专利授权,2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软件著作权5项)、5部学术专著及3部云南省地方标准(1部主编,2部参编)。

四、10篇代表作和主要知识产权标准规范等目录:

(1)10篇科技论文代表作

[1] Kechuan Wu, Guanglan Wei, Chi Lin, Longfei Zhang, Wenzheng Yu, Xiang Lan.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ckling-Restrained Brac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. Buildings, 2025, 15,154. SCI检索,中科院三区)

[2] Longfei Zhang, Xiang Lan, Kechuan Wu,. Wenzheng Yu. Tests a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Guided-Rail-Type Anti-Tensile Rubber Bearing. Buildings, 2024, 14, 992. SCI检索,中科院三区)

[3] Longfei Zhang, Xiang Lan, Wenzheng Yu, Kechuan Wu, Zhong Tao,. Zhengjia Wu, Baifeng Sun, Wen Pan.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haking Table Test on Nominal Aspect Ratio of the Isolated Step-Terrace Structure.Buildings 2024, 14, 2002. SCI检索,中科院三区)

[4] Xiang Lan, Longfei Zhang, Baifeng Sun, Wen Pan. Study on the Damping Efficiency of a Structure with Additional Viscous Dampers Based on the Shaking Table Test. Buildings 2024, 14, 1506. SCI检索,中科院三区)

[5] 兰香, 潘文, 孙柏锋, 白羽, 苏何先. 中间柱式黏滞阻尼器同跨内布置位置对减震效率的影响研究[J].建筑结构学报. 2024, 45(08):192-204. EI检索)

[6] 张龙飞, 陶忠, 潘文, 吴正佳, 兰香. 山地掉层框架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[J].建筑结构学报, 2020, 41(9):24-32. EI检索)

[7] 吴克川, 陶忠, 潘文, 白羽. 考虑摩擦效应影响的全钢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设计方法[J].振动与冲击, 2020,39(24):113-121+178. EI检索)

[8] 余文正, 孙柏锋, 杨瑞欣, 张龙飞, 陶忠, 潘文. 基于GB/T 51408—2021《建筑隔震设计标准》的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[J].建筑结构学报, 2023,44(11):46-57. EI检索)

[9] 吴克川, 陶忠, 余文正, 兰香 张龙飞. 防屈曲支撑在结构设计中的若干参数匹配问题讨论[J].振动与冲击, 2021,40(14):117-124+143. EI检索)

[10] 吴克川, 陶忠, 潘文, 白羽, 余文正. 不同刚度比下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[J].建筑结构学报, 2021,42(12):43-54. EI检索)

(2)学术专著情况

[1] 吴克川, 陶忠. 防屈曲支撑及其消能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 2019.

[2] 余文正, 孙柏锋, 陶忠. 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[M]. 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 2023

[3] 张龙飞, 郭平宗, 陶忠. 山地掉层隔震结构倾覆失效机理与试验研究[M]. 重庆:重庆大学出版社, 2023

[4] 兰香, 韦光兰, 张然, 潘文. 附加黏滞阳尼器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效率研究[M]. 重庆:重庆大学出版社, 2024

[5] 吴克川,杨瑞欣,韦光兰, 张龙飞. 建筑消能减震设计原理、方法与在SAP2000中的实践[M]. 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 2024.

(3)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授权情况

[1] 张龙飞, 吴克川, 余文正, 兰香. 一种应用于隔震层的抗风抗拉万向阻尼组件[P].中国: ZL202110513991.3, 2022-09-20. (发明专利)

[2] 张龙飞, 吴克川, 余文正, 兰香. 一种柔性高抗拉防腐一体隔震橡胶支座[P].中国: ZL202111030335.4, 2022-09-20. (发明专利)

[3] 张龙飞. 一种旋转摩擦阻尼器[P].中国: ZL202010656085.4, 2021-08-20. (发明专利)

[4] 张龙飞, 潘文, 兰香. 一种齿轮双螺旋式黏滞阻尼器[P].中国: ZL201710328070.3, 2019-07-16.

[5] 张龙飞, 李洛克, 刘颖伸, 毛文元. 一种卡扣式非对称法兰板的隔震支座安装方法[P].中国: ZL201710654145.7, 2019-09-27. (发明专利)

[6] 张龙飞, 兰香, 余文正, 吴克川, 王博, 孙柏锋, 万云华,陈丁刚. 一种应用于隔震层的变阻尼限位阻尼器[P].中国: ZL202321686047.9, 2023-12-05. (实用新型专利)

[7] 张龙飞, 余文正, 兰香, 吴克川, 孙柏锋, 万云华, 王博, 陈丁刚. 一种组合式橡胶支座, 实用新型专利[P].中国: ZL202222075518.4, 2023-08-08. (实用新型专利)

[8] 张龙飞, 余文正, 兰香, 吴克川, 孙柏锋, 王博, 万云华, 陈丁刚. 装配式高抗拉橡胶支座[P].中国: ZL202222826824.7, 2023-10-03. (实用新型专利)

[9] 张龙飞, 余文正, 兰香, 吴克川, 孙柏锋, 王博, 万云华, 陈丁刚, 何世茂. 一种新型隔震橡胶支座[P].中国: ZL202221851384.4,2022-11-08. (实用新型专利)

[10] 张龙飞, 余文正, 兰香, 吴克川, 孙柏锋, 王博, 万云华, 陈丁刚. 拉力释放型橡胶支座[P].中国: ZL202222833228.1, 2023-10-13. (实用新型专利)

[32] 余文正, 吴宗谦, 杨瑞欣, 孙柏锋, 吴国强, 邵一凡, 苏云林. PKPM等效线性化设计系统V1.0, 2022SR1015400, 2022-08-04. (软件著作权)

[33] 吴克川, 余文正. SAP2000时程分析数据后处理软件V1.0, 2022SR0999942, 2022-6-15. (软件著作权)

[34] 吴克川, 余文正. SAP2000时程分析工况定义软件V1.0, 2022SR0969583, 2022-5-10. (软件著作权)

[35] 吴克川, 余文正. 建筑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迭代计算软件v1.0, 2022SR0882180, 2022-3-2 (软件著作权)

[36] 吴克川, 余文正. 建筑减隔震结构时程分析选波系统V1.0, 2022SR0919691, 2022-3-2. (软件著作权)

(4)规范标准

[1] 孙柏锋,王博,张龙飞. 《建筑隔震构造详图》滇20G9-1, 主编.

[2] 孙柏锋,王博,张龙飞,余文正. 《云南省既有房屋建筑抗震鉴定技术导则》, 参编.

[3] 孙柏锋,王博,张龙飞,余文正. 《云南省既有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导则》, 参编.

五、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

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职称
1 张龙飞 昆明学院 昆明学院 正高级工程师
2 吴克川 昆明学院 昆明学院 副教授
3 孙柏锋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
4 王博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
5 余文正 昆明学院 昆明学院 副教授
6 兰香 昆明学院 昆明学院 副教授
7 陶忠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
8 郭平宗 云南国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国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师


 

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。公示期自2025423日起至428日止(5个工作日)


公示期间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,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并提供书面材料向科技处反映。


昆明学院科学技术处

2025423


昆明学院科技处 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Kunming University

ICP备案号:滇ICP备15002642号-1 云教ICP备1105008号 

地址:云南省·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政编码:650214